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新时代高校党建引领育人的路径探索

    曾桓松;欧洪湛;曹和修;

    新时代高校党建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突出党建育人的方向引领作用,积极营造党建引领的育人生态,加强党建引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政治保障。

    2022年06期 v.43;No.17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 新时代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几个关键环节

    吴业春;

    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紧紧抓住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几个关键环节,做好高校党委的顶层设计,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占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构建意识形态工作考评机制,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最后一公里,才能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022年06期 v.43;No.17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党史研究·课程思政研究

  • 抗战时期韶关(曲江)经济与“工合”发展述略

    霍勇刚;李明山;

    由于抗战需要和韶关人口的猛增,经济发展成为重大问题。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广东省政府实施了整顿财政税收的政策,培训人员,调整机构,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发展经济,开办工厂。中共粤北省委(广东省委)迁粤北后,也相机在韶关地区扶持国际友人实施的工业合作社运动,在曲江设立“工合”事务所,在韶关城区和粤北县乡开办了诸多“工合”工厂,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和共产党的民主革命事业。“皖南事变以后”,随着国民党顽固派反共面目的暴露,韶关“工合”事业也逐步趋于凋零。

    2022年06期 v.43;No.178 10-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地方高校构建“青马工程”长效培养机制的逻辑“三问”——以肇庆学院“砚园青马”实践导师制为例

    陈慧妍;

    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肇庆学院推进“砚园青马”实践导师制,以贯彻落实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理论、“三全”育人理念和深化创新高校“砚园青马”为依据,以实践导师制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及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在“青马工程”的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培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地方高校构建“青马工程”长效培养机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探索了一条具有科学性和实操性的可供参考借鉴之路。

    2022年06期 v.43;No.17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误区、原因和对策

    楚海月;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误区进行研究,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结果显示:整体上缺少大体育课程观;线上体育课程思政研究不足;情景创设设计感不强;欠缺对体育育人功能进行再挖掘;显性教育不深刻、隐性教育太单一等方面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原因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探索和落实尚处于初级阶段,并缺少成熟的实施模式可借鉴有关。对策:要有大体育课程观格局;重视线上线下两位一体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让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成为一种体验式教育;强调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要“刻意为之”;显性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要重视价值观输出、隐性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要突出实施路径多样性。

    2022年06期 v.43;No.178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 课程思政背景下肇庆本土文化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肇庆学院为例

    尚冉;陶媛;温笑杰;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作为舞蹈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应多维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舞蹈专业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好专业课堂的“主渠道”,在专业教学的“主战场”上发挥着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作用。本文为实现思政教育、本土文化、舞蹈教学三者有机融合统一,努力探索将肇庆文化中所包含的包公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等自身独属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期充分发挥高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思政功能,拓展舞蹈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2022年06期 v.43;No.17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管理学研究

  • 服务主导逻辑(S-D Logic)评说

    杨衍江;

    服务主导逻辑思想强调或再次重申了消费者(顾客)在网路经济时代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价值共创观点从另一个视角指出了价值实现过程中顾客可能对价值实现程度的深刻影响,阐述了操作性资源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主张企业在学习中成长等许多对于管理实践颇具指导作用的观点。服务主导逻辑思想中也存在着概念运用不够严谨和对传统学术观点的一些误解。

    2022年06期 v.43;No.178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DEA分析下肇庆农商银行零售网点效能评价及策略优化研究

    郭秋芳;伦肇亮;

    金融科技的次新迭代令银行零售业务驶入成长的快车道。零售业务具有“抗周期性”,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其极大地节约了成本带来了新机遇。零售业务的未来将聚焦于银行的灵活性和转型力度,以及能否向数字化全方位转型,能否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持续提供更人性化且专业的金融服务。从零售客户获取,到零售客户的经营,极致考验着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经营逻辑、与格局视野。

    2022年06期 v.43;No.178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 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肇庆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尚越;李颖;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肇庆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十四五”期间,肇庆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实现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发展目标的重要引擎。着眼于肇庆高等教育发展基础,基于SWOT分析法总结肇庆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在高等教育发展顶层设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队伍引育激励机制,高校规模合理扩容,留肇就业激励机制,构建高等教育新格局六个方面的对策,以期促进肇庆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06期 v.43;No.17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跨境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思考——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务硕士为例

    丁焕峰;张育广;

    专业学位研究生跨境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内涵特征体现在实践过程认知模式、半专业化职业技能、跨境融合学习环境、国际网络场景生产等四个主要方面。国际商务硕士培养必须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产教融合为途径,构建跨境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达到提升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022年06期 v.43;No.178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文学·传播学研究

  • “左联”刊物与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左联”刊物与现代文坛纷争之一

    陈红旗;

    “左联”刊物作为一种现代印刷业的产物,不仅实现了文学传播的现代化,还主动引导乃至制造着读者的阅读趣味、审美格调。借助《大众文艺》《北斗》等刊物的媒介力量,“左联”参与和组织了三次文艺大众化讨论,努力推行了大众文艺运动。“左联”厘清了推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必要性、问题维度和基本方略;辨析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本质、目的、任务和实现路径;明确了大众文艺的创作内容和形式问题。“左联”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和倡行大众文艺具有多重意义。

    2022年06期 v.43;No.178 47-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 《记忆记忆》的“后记忆”叙事与族性身份建构

    陈爱香;

    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小说《记忆记忆》讲述一个出生于1970年代的俄罗斯籍犹太人书写家族史的故事。作者以“后记忆”的形式作为小说叙述的基本框架,由此对俄罗斯犹太人的族性身份建构问题予以整体性观照与反思。小说中的家族记忆叙述,呈现的是被俄罗斯民族逐渐同化的族性身份意识,犹太民族的本原族性日渐稀释;而小说中的俄苏及欧美作家所建构的历史图景,隐性传递着犹太民族的创伤记忆。新一代俄罗斯籍犹太人在现实理性与主体想象的张力中,努力实现俄罗斯与犹太民族双重族性身份的融合式建构。

    2022年06期 v.43;No.17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 晚清广东小说中疍民形象的转变

    梁致远;

    在清中前期,小说中的疍民形象既有仙风道骨的侠女,也有凶残嗜杀的盗匪。而在晚清小说中,疍民一方面以“花艇”和“咸水妹”闻名,形象逐渐软化,不再“凶恶”;另一方面也乘上了民族革命的东风,摇身一变成为南宋遗民和革命先锋。这既是疍民族群传说与革命小说家宣传需要的完美结合,也是疍民的游民性与革命党人的气质融合的结果。

    2022年06期 v.43;No.178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 学术期刊编辑积极情绪培养的意义及途径

    卢妙清;

    学术期刊编辑是实现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和培育目标的核心要素和中坚力量。积极情绪的发挥有助于优化编辑与作者、审稿人间的关系,吸引优质稿源,提升学术期刊竞争力。因此,学术期刊编辑重视积极情绪的培养,努力发挥积极情绪的作用,坚守学术出版初心,以高水平学术期刊办刊为目标,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助于达到深化改革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一流学术期刊的目的,助力我国学术期刊强国梦的实现。

    2022年06期 v.43;No.178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语言学研究

  • 《中国翻译》刊文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图谱分析——基于1979—2020年相关文献的统计

    吴长青;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翻译》杂志(1979—2020)数据进行热点与研究趋势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翻译》刊文分三阶段特征鲜明;三阶段的研究热点虽存交叉,但各阶段重点仍有明显的差异;近十年来该刊文献的可视化图谱彰显了该刊的研究热点:翻译本体研究、翻译交叉学科研究、多元翻译方法研究、翻译行业研究及机器翻译研究等领域是该刊当下刊文热点,亦可能仍是未来刊文的热点趋势。

    2022年06期 v.43;No.178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 生态翻译“四生”理念下的粤剧译介传播——以粤剧剧目简介英译为例

    曾衍文;

    粤剧扎根海外百余年,面对海外迥异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不同译介形式下进行适应性发展和传播。为了促进粤剧在海外的译介传播,译者可将生态翻译学的“四生”理念,把以“生”而动、“生生不息”应用于粤剧译介全过程。粤剧剧目简介英译,能够帮助海外受众对粤剧剧目表演进行初认知,因此,译者可将“尚生-摄生-转生-化生”理念融入粤剧剧目简介英译的译前、译中和译后阶段,寻求粤剧剧目简介英译本在海外文化环境中取得语言、文化和交际之间的生态平衡,从而促进粤剧的海外传播与发展。

    2022年06期 v.43;No.178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 后方法时代交际法与语用能力的培养

    宋欢;

    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运用广泛,但实际使用中不少教师对交际法之精髓仍然缺乏充分的认识。从方法论的角度重新审视交际教学法,对比分析其理论核心“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认为在后方法时代,交际法已不再是一整套引自西方的具体方法,而是演化为一个中心和四项宏观原则,其核心目标是培养语用能力,这和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要求高度契合,如果运用得当必将有效推进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

    2022年06期 v.43;No.178 82-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教育学研究

  • 基于CiteSpace的蒙学教材研究可视化分析

    张新珍;韩夏怡;

    通过分析知网数据库570篇有关蒙学教材研究的文献,发现研究蒙学教材的文献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发文作者的文献数量与质量不对应,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密切;发文机构以师范类高校为主;从关键词演进趋势看出对蒙学教材的研究逐渐由本体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关键词以蒙学、蒙学教材、《三字经》为主要研究对象。文章发现现阶段对于蒙学教材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特别是蒙学教材对于现当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应用还有待加强。

    2022年06期 v.43;No.178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 地方高校未来卓越乡村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研究——以肇庆学院为例

    黄燕芬;王琳;

    以提升乡村教师信息素养作为问题解决的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明确了影响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地方高校实施有利于未来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混合学习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课程体系、突出技能训练、增强校地合作的优势,在乡村教师主动参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现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更新及品质提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期望对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2022年06期 v.43;No.178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 基于心智状态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育

    赵书栋;

    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科学素养,是高校培养小学科学教育人才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编制心智状态问卷、发展科学素养测验试题,探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学习《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实效性。结果显示,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心智状态,他们的学业成就在性别、生源等背景变项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心智状态与学业成就之间显著相关。基于心智状态的多维学业成就测评将有助于培育师范生的科学素养。

    2022年06期 v.43;No.178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 高中生健康行为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郭峰;

    健康行为素养评价是健康行为培养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德尔菲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的高中生健康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经专家问卷、实地调研论证等,认定该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良好、可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价我国高中生健康行为素养发展水平的测量工具。

    2022年06期 v.43;No.178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艺术研究

  • 从谋生到超功利艺术追求的嬗变——当代海外粤剧业余戏班活动研究

    沈有珠;

    近现代百年间,粤剧艺人在海外演出都是以演出薪酬作为谋生的来源。时至当代,由于新生代文化背景与娱乐形式有所改变,粤剧在海外之发展日渐失去观众基础。粤剧在海外传播与19世纪、20世纪粤剧全盛时期相比,呈现出别样的风貌:粤剧演出从职业化演变为业余化,从谋生需求演变为超功利的艺术追求,从在专业的粤剧戏院演出到无拘无束的广阔天地演出。纵观粤剧在海外之复兴及发展,虽举步维艰,却也充满希望。

    2022年06期 v.43;No.178 113-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 五音音型应用于钢琴即兴伴奏

    陈芃蒨;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师范类大学音乐学系一门重要的课程。此课程乃为综合性音乐技能课程,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钢琴演奏能力,更需结合音乐理论、四部和声、音乐风格等其他音乐类专业知识。在分析师范院校学生修习钢琴即兴伴奏课之现象与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五音音型之概念:主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并通过五音音型的“公式化”“口诀化”来重新建构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使学生快速反应每个调性之运用,进而延伸至各个和弦之转换。

    2022年06期 v.43;No.178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论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中红色基因的传承

    阳秀红;

    与红色基因相关的内容一直是中国舞剧作品创作和表现的一部分。其中在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中,也有不少与红色基因内容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创作上对红色基因的运用与传承反映出不同时代和地域性的特点;从微观历史的角度,通过具体案例,探求红色基因在少数民族舞剧中创作的特点及原因,从而更深入地总结出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特色。

    2022年06期 v.43;No.178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