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历史文化研究

  • “僊花寺”题名的象思维解读——基于“文化整体”视域

    何凯文;

    明朝端州知府王泮为天主教传教士在肇庆所建筑的住所题名的过程是其"象思维"方式与其所处的、由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整体生成的非实体性的"文化整体"的互动过程。此过程也是王泮对"文化整体"产生直觉的过程。"僊花寺"题名的非现成性的、非实体性的内涵就在这个互动过程或直觉过程中涌现出来。此内涵也由此而具有了丰富的、关于社会和自然的隐喻、类比等意象性特征,其与概念思维视野下建构出来的、局限于社会"政治利益"或"宗教利益"等因素的实体性内涵有着根本的差异。

    2020年06期 v.41;No.166 1-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 “僊花寺”题名的象思维解读——基于“文化整体”视域

    何凯文;

    明朝端州知府王泮为天主教传教士在肇庆所建筑的住所题名的过程是其"象思维"方式与其所处的、由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整体生成的非实体性的"文化整体"的互动过程。此过程也是王泮对"文化整体"产生直觉的过程。"僊花寺"题名的非现成性的、非实体性的内涵就在这个互动过程或直觉过程中涌现出来。此内涵也由此而具有了丰富的、关于社会和自然的隐喻、类比等意象性特征,其与概念思维视野下建构出来的、局限于社会"政治利益"或"宗教利益"等因素的实体性内涵有着根本的差异。

    2020年06期 v.41;No.166 1-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 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活动及其启示

    吴清;李晓彤;王雪萍;

    基于《肇庆府志》《广东新语》《南越笔记》《岭南风物记》等历史资料,运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从旅游背景、旅游资源、旅游者和旅游媒介四个方面对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旅游发展特征为:旅游知名度高,旅游品牌形象突出;地理标志旅游产品突出,以端砚、龙须席、肇庆贡柑、肇实为代表;旅游资源组合成熟,主要采用景点组合系列模式;旅游行为与人文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明显,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现存摩崖石刻中明清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朝代。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活动对现代肇庆旅游发展的启示:整体把握肇庆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实现新时代肇庆旅游竞争优势;优化整合肇庆地理标志性旅游产品,传承创新肇庆旅游地理标志;有效融合传统和新型的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的现代肇庆旅游环境;改善肇庆地区旅游发展的人地关系,促进旅游多元化发展。

    2020年06期 v.41;No.166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活动及其启示

    吴清;李晓彤;王雪萍;

    基于《肇庆府志》《广东新语》《南越笔记》《岭南风物记》等历史资料,运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从旅游背景、旅游资源、旅游者和旅游媒介四个方面对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旅游发展特征为:旅游知名度高,旅游品牌形象突出;地理标志旅游产品突出,以端砚、龙须席、肇庆贡柑、肇实为代表;旅游资源组合成熟,主要采用景点组合系列模式;旅游行为与人文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明显,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现存摩崖石刻中明清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朝代。明清时期肇庆地区的旅游活动对现代肇庆旅游发展的启示:整体把握肇庆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实现新时代肇庆旅游竞争优势;优化整合肇庆地理标志性旅游产品,传承创新肇庆旅游地理标志;有效融合传统和新型的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的现代肇庆旅游环境;改善肇庆地区旅游发展的人地关系,促进旅游多元化发展。

    2020年06期 v.41;No.166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哲学研究

  • 耿定向的“不容已”说及其卫道意识

    王格;

    在中晚明王学运动中,耿定向是一位学者型官员,他是王学思想市场上的一位执法者。通过对"不容已"宗旨的提揭与阐发,耿定向在一种日用常行的层面认同于王阳明心学思想;但对于儒家正统,耿定向有着强烈的"卫道"意识,通过泰州学派的"格物"论,他强调絜矩之道,实际上就是要坚守儒门矩矱,抵制所谓王学流弊;在异端批判方面,耿定向虽然顺应王学潮流而不辟佛,但其对"心"学的强调并不妥协于佛教,而是接纳佛教,对于不可接纳的一切异端,耿定向则坚决与之划清界限。因此,对于当时诸多异彩纷呈的思想学说,耿定向考虑的更多是社会和政治效果,这既与其官员身份密不可分,同时也符合儒家的理想追求。

    2020年06期 v.41;No.166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耿定向的“不容已”说及其卫道意识

    王格;

    在中晚明王学运动中,耿定向是一位学者型官员,他是王学思想市场上的一位执法者。通过对"不容已"宗旨的提揭与阐发,耿定向在一种日用常行的层面认同于王阳明心学思想;但对于儒家正统,耿定向有着强烈的"卫道"意识,通过泰州学派的"格物"论,他强调絜矩之道,实际上就是要坚守儒门矩矱,抵制所谓王学流弊;在异端批判方面,耿定向虽然顺应王学潮流而不辟佛,但其对"心"学的强调并不妥协于佛教,而是接纳佛教,对于不可接纳的一切异端,耿定向则坚决与之划清界限。因此,对于当时诸多异彩纷呈的思想学说,耿定向考虑的更多是社会和政治效果,这既与其官员身份密不可分,同时也符合儒家的理想追求。

    2020年06期 v.41;No.166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试论《共产党宣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

    李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了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深入研究发现,想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进入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指导地位,把人的发展当做是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目标。

    2020年06期 v.41;No.166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 试论《共产党宣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

    李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了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深入研究发现,想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进入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指导地位,把人的发展当做是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目标。

    2020年06期 v.41;No.166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文学研究

  • 《桧风》修辞艺术论析

    刘挺颂;

    《桧风》乃经多样而灵活的修辞结体成篇,既以丰厚的主题思想感发人心,又展现了令人赞赏的艺术技巧。从修辞效果上看,四首作品都呈现出"精约而富声情"的诗语特质,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中的绘人之语、摹心之语和体物之语中。从总体风貌上看,《桧风》诗语大体以"悲凄"为主,又兼具了一份"欢快"的异质。这主要由于作品特定的主题与作者特定的思情,使不同作品在语言风貌上显示出悲凄与欢快的差异。

    2020年06期 v.41;No.166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 《桧风》修辞艺术论析

    刘挺颂;

    《桧风》乃经多样而灵活的修辞结体成篇,既以丰厚的主题思想感发人心,又展现了令人赞赏的艺术技巧。从修辞效果上看,四首作品都呈现出"精约而富声情"的诗语特质,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中的绘人之语、摹心之语和体物之语中。从总体风貌上看,《桧风》诗语大体以"悲凄"为主,又兼具了一份"欢快"的异质。这主要由于作品特定的主题与作者特定的思情,使不同作品在语言风貌上显示出悲凄与欢快的差异。

    2020年06期 v.41;No.166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 论李健吾“略在新文学之外”的小说创作

    郝思聪;

    李健吾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略在新文学之外"的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小说中对女性性吸引力的呈现,不执著于意义的情节,而注重奇异氛围的营造。该特征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李健吾对戏剧元素的吸收,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爱伦坡的影响。

    2020年06期 v.41;No.166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 论李健吾“略在新文学之外”的小说创作

    郝思聪;

    李健吾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略在新文学之外"的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小说中对女性性吸引力的呈现,不执著于意义的情节,而注重奇异氛围的营造。该特征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李健吾对戏剧元素的吸收,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爱伦坡的影响。

    2020年06期 v.41;No.166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 论《管子》的灾害观——基于灾害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

    黄炬;

    灾害不仅会造成沉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还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变迁。《管子》的灾害观揭示了灾害与政治、经济、道德、农事等国家大事的内在关系。更值得赞叹的是,《管子》通过对灾害的认识,提出了以富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并看到了社会和谐的真谛。借助灾害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我们看到了《管子》灾害观的科学性——发展才是硬道理。

    2020年06期 v.41;No.166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论《管子》的灾害观——基于灾害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

    黄炬;

    灾害不仅会造成沉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还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变迁。《管子》的灾害观揭示了灾害与政治、经济、道德、农事等国家大事的内在关系。更值得赞叹的是,《管子》通过对灾害的认识,提出了以富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并看到了社会和谐的真谛。借助灾害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我们看到了《管子》灾害观的科学性——发展才是硬道理。

    2020年06期 v.41;No.166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艺术研究

  • 粤北连山壮歌历史与发展语境研究

    唐文滔;

    壮歌为壮族民歌简称,是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山瑶族壮族自治县境内。壮歌内容丰富,在广东少数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壮歌的古今流存状态进行史料挖掘和实地调研,证实壮歌呈现出"古盛今衰"之况,而壮歌的衰微是由族群内因和环境外因相互影响造成的。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壮歌传承在政府、民间、媒体、学界四个层面的科学传承路径。

    2020年06期 v.41;No.166 48-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 粤北连山壮歌历史与发展语境研究

    唐文滔;

    壮歌为壮族民歌简称,是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山瑶族壮族自治县境内。壮歌内容丰富,在广东少数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壮歌的古今流存状态进行史料挖掘和实地调研,证实壮歌呈现出"古盛今衰"之况,而壮歌的衰微是由族群内因和环境外因相互影响造成的。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壮歌传承在政府、民间、媒体、学界四个层面的科学传承路径。

    2020年06期 v.41;No.166 48-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 九如巷里少年梦——作曲家张定和学生时代音乐作品研究

    晋瑾;

    作为一名作曲家,张定和的创作涉猎歌剧和戏剧插曲、艺术歌曲、器乐曲等诸多领域,并于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其学生时代曾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上海美专图案系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等学习音乐,并于1933-1937年师从于黄自先生,主攻西洋音乐作曲理论。文章对其学生时代(苏州时期)的音乐活动及所创作品进行系统的史料梳理,并对其学生时代部分代表艺术歌曲进行音乐本体分析,以探寻其学生时代的创作规律。

    2020年06期 v.41;No.166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 九如巷里少年梦——作曲家张定和学生时代音乐作品研究

    晋瑾;

    作为一名作曲家,张定和的创作涉猎歌剧和戏剧插曲、艺术歌曲、器乐曲等诸多领域,并于2002年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其学生时代曾就读于东吴大学附中、上海美专图案系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等学习音乐,并于1933-1937年师从于黄自先生,主攻西洋音乐作曲理论。文章对其学生时代(苏州时期)的音乐活动及所创作品进行系统的史料梳理,并对其学生时代部分代表艺术歌曲进行音乐本体分析,以探寻其学生时代的创作规律。

    2020年06期 v.41;No.166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

  • 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辅导对重刑犯的影响及其作用研究

    罗京滨;王爱丽;陈东;罗华开;王壮旭;

    利用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广东省某监狱的30名重刑犯进行连续4个多月共12期的辅导干预,每次活动时间2小时左右。通过后期对警官的访谈和服刑人员的自述等,结果表明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表明利用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重刑犯的心理各方面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2020年06期 v.41;No.16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 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辅导对重刑犯的影响及其作用研究

    罗京滨;王爱丽;陈东;罗华开;王壮旭;

    利用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广东省某监狱的30名重刑犯进行连续4个多月共12期的辅导干预,每次活动时间2小时左右。通过后期对警官的访谈和服刑人员的自述等,结果表明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表明利用表达性艺术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重刑犯的心理各方面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2020年06期 v.41;No.16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 新时期地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肇庆学院为例

    杨琼;陈前;陈伟林;

    新时期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介绍了肇庆学院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上的呈现方式,归纳总结这两种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探索地方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路径,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构建具有亲和力的网络教育模式的建议。

    2020年06期 v.41;No.166 65-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 新时期地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肇庆学院为例

    杨琼;陈前;陈伟林;

    新时期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要注重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介绍了肇庆学院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上的呈现方式,归纳总结这两种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探索地方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路径,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构建具有亲和力的网络教育模式的建议。

    2020年06期 v.41;No.166 65-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教学研究

  • 专业认证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发展研究

    江晓红;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发展这一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类英语专业以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分析专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深化专业内涵式建设,聚焦英语师范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质量保障等方面持续改进,突显专业特色和优势,提高英语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

    2020年06期 v.41;No.166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专业认证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发展研究

    江晓红;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发展这一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类英语专业以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分析专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深化专业内涵式建设,聚焦英语师范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质量保障等方面持续改进,突显专业特色和优势,提高英语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

    2020年06期 v.41;No.166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基于“MOOC+SPOC”的智能化外语教学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张跃伟;

    本文介绍"MOOC+SPOC"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基于"MOOC+SPOC"模式的教学评价,旨在探讨构建"MOOC+SPOC"外语智能化教学生态系统的可行性,并为其他课程"MOOC+SPOC"的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2020年06期 v.41;No.166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 基于“MOOC+SPOC”的智能化外语教学生态系统建设研究

    张跃伟;

    本文介绍"MOOC+SPOC"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基于"MOOC+SPOC"模式的教学评价,旨在探讨构建"MOOC+SPOC"外语智能化教学生态系统的可行性,并为其他课程"MOOC+SPOC"的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2020年06期 v.41;No.166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 汉语修辞学教学模式论析

    孟建安;

    汉语修辞学教学模式是站在方法论高度较为系统地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修辞学课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汉语修辞学课教学中应该奉行新颖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应用至上,能力为本"为导向,构拟课堂讲授、综合分析、模拟训练、拓展实践、反馈检测"五位一体"教学联动模式。

    2020年06期 v.41;No.166 80-8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 汉语修辞学教学模式论析

    孟建安;

    汉语修辞学教学模式是站在方法论高度较为系统地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修辞学课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汉语修辞学课教学中应该奉行新颖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应用至上,能力为本"为导向,构拟课堂讲授、综合分析、模拟训练、拓展实践、反馈检测"五位一体"教学联动模式。

    2020年06期 v.41;No.166 80-8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 后疫情时期中小学在线教学中直播技术应用浅论

    肖裔;

    从防疫阻击到后疫情时期,在中小学在线教学中直播技术应用逐步发力、逐步演进、渐成气候。以直播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五个构成要素,即直播技术平台建设、资源储备、技术保障、能力基础、应用监管等为落脚点,提出后疫情时期直播技术在中小学在线教学中应用效能提升的六条基本策略,即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保障资源供给、提高技术能力、优化云教活动、加强学习指导、注重家校协同、创新教学监管来全面保障教学质量。

    2020年06期 v.41;No.166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 后疫情时期中小学在线教学中直播技术应用浅论

    肖裔;

    从防疫阻击到后疫情时期,在中小学在线教学中直播技术应用逐步发力、逐步演进、渐成气候。以直播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五个构成要素,即直播技术平台建设、资源储备、技术保障、能力基础、应用监管等为落脚点,提出后疫情时期直播技术在中小学在线教学中应用效能提升的六条基本策略,即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保障资源供给、提高技术能力、优化云教活动、加强学习指导、注重家校协同、创新教学监管来全面保障教学质量。

    2020年06期 v.41;No.166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编辑学研究

  • 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研究综述

    禤展图;

    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高校学报的影响力偏低。研究者提出了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举措:通过提高论文的选稿质量,提升影响力;通过选题策划,提高影响力;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栏目,提高影响力;通过专业化联合办刊,提升影响力;加强优质团队建设,提高影响力;通过缩短出版时滞和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提高影响力;加强编排规范化,提高影响力。

    2020年06期 v.41;No.166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研究综述

    禤展图;

    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高校学报的影响力偏低。研究者提出了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举措:通过提高论文的选稿质量,提升影响力;通过选题策划,提高影响力;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栏目,提高影响力;通过专业化联合办刊,提升影响力;加强优质团队建设,提高影响力;通过缩短出版时滞和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提高影响力;加强编排规范化,提高影响力。

    2020年06期 v.41;No.166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对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参照的核心期刊论文认定方式的思考

    卢妙清;

    探讨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参照的核心期刊论文认定方式,强调尊重学术期刊作者科研劳动的重要性。通过对比2014年、2017年版《总览》的收录差异,分析并提出将《总览》前后2个版次收录期刊皆纳入认定范畴的合理认定方式。最新版次《总览》出版前,作者发表论文的期刊被前一版次收录的,应予以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最新版次《总览》出版后,作者发表论文的期刊被前一版次收录而未被最新版次收录的,在合理时间内应予以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作者所发论文期刊被最新版次《总览》收录而未被前一版次收录的,应予以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并且在数据统计年限内作者所发论文也应按核心期刊论文对待。从而更好地激励学术期刊作者的科研热情,使其为科研、学术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06期 v.41;No.166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对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参照的核心期刊论文认定方式的思考

    卢妙清;

    探讨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参照的核心期刊论文认定方式,强调尊重学术期刊作者科研劳动的重要性。通过对比2014年、2017年版《总览》的收录差异,分析并提出将《总览》前后2个版次收录期刊皆纳入认定范畴的合理认定方式。最新版次《总览》出版前,作者发表论文的期刊被前一版次收录的,应予以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最新版次《总览》出版后,作者发表论文的期刊被前一版次收录而未被最新版次收录的,在合理时间内应予以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作者所发论文期刊被最新版次《总览》收录而未被前一版次收录的,应予以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并且在数据统计年限内作者所发论文也应按核心期刊论文对待。从而更好地激励学术期刊作者的科研热情,使其为科研、学术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06期 v.41;No.166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陈爱香简介

    <正>陈爱香(1977—),湖南益阳人,肇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中国巴赫金研究会理事,全国文学理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等学校第七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肇庆市高层次人才(C类)。主要承担"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西方文学赏析""西方文化"等课程教学。先后在《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当代外国文学》《世界民族》《戏剧文学》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主义视域下新俄罗斯小说历史记忆研究");

    2020年06期 v.41;No.16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1K]
  • 陈爱香简介

    <正>陈爱香(1977—),湖南益阳人,肇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中国巴赫金研究会理事,全国文学理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等学校第七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肇庆市高层次人才(C类)。主要承担"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西方文学赏析""西方文化"等课程教学。先后在《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当代外国文学》《世界民族》《戏剧文学》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主义视域下新俄罗斯小说历史记忆研究");

    2020年06期 v.41;No.16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1K]
  • 肇庆学院学报2020年第41卷总目次

    <正>~~

    2020年06期 v.41;No.166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肇庆学院学报2020年第41卷总目次

    <正>~~

    2020年06期 v.41;No.166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 题新会圭峰山

    王匡;张琼;

    <正>~~

    2020年06期 v.41;No.166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 题新会圭峰山

    王匡;张琼;

    <正>~~

    2020年06期 v.41;No.166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