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书院制研究

  • 生活社区书院制与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难题的破解——以肇庆学院为例

    杨迎春;

    学生宿舍不仅是一个睡觉和休息的地方,也是学校的第二课堂。通过生活社区书院制建设,培育学生的社区意识、契约精神和自治能力,构建以自律为主的管理模式,是提升学生公民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破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2013年06期 v.34;No.124 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现代书院践行高校办学理念的实证研究——以肇庆学院为例

    林叶舒;文雪;

    高校学与术再统一的办学理念为书院制在现代大学教育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院因而能以其独特的运行机制、职责任务、课程体系、活动方式和特色文化践行着肇庆学院的办学理念。

    2013年06期 v.34;No.124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 师范院校书院文化活动育人机制实现途径——以肇庆学院为例

    何敏静;

    师范院校书院实行的具有师范特色的书院制管理模式,其文化活动建设和育人模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书院价值、学生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对肇庆学院书院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书院管理中学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应结合书院文化活动育人机制,提出具有书院师范特色文化活动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书院教育优势,设置师范类特色文化活动等,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平台。

    2013年06期 v.34;No.12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校园文化建设与书院活动调查及对策——以肇庆学院厚德书院为例

    赖利明;何敏静;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与分析肇庆学院厚德书院学生对书院活动的现状、对书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认为学生对书院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认同度高,对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因素有积极的认识。书院活动要从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书院文化建设,加强公民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加强特色书院建设,创新书院活动形式,丰富书院活动内涵,培育多元化的成才之路;加强书院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制度引导,把书院活动的正面引导和制度规范结合起来,形成书院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的建设,倡导书院先进文化,推进学风建设;加强书院人文环境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大学精神。

    2013年06期 v.34;No.124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肇庆学院书院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以肇庆学院力行书院为例

    邓俊;汪炜;

    以肇庆学院力行书院为例,通过对书院导生干部、书院志愿服务的参与者等的访谈,分析其志愿服务的现状,提出肇庆学院书院志愿活动存在整体服务意识不强、组织化不完善、志愿者流失率高等问题。应从建立书院志愿服务体系,创建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鼓励发展书院志愿组织和队伍专业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更好地开展书院志愿服务工作,促进其有序、健康地发展。

    2013年06期 v.34;No.12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法学研究

  • 公民意识:不同视域的解析

    方拥香;

    在历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发展意识;在社会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公共意识;在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主体意识;在政治学视域中,公民意识一种民主平等意识;在法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权利义务意识;在教育学视域中,公民意识是一种政治参与意识。

    2013年06期 v.34;No.12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论宪法教育与公民教育

    林珣;

    宪法和公民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在近代宪政运动中产生的;凡是成功的宪政国家,均有一套成熟的公民教育体系,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核,公民教育是宪法教育的基本内容;要克服法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法科学生具备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改变宪法教育的泛政治化,与公民教育紧密结合,多种途径加强法科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公民素质。

    2013年06期 v.34;No.124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研究

  • 国内高新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探索

    丁孝智;郝敏;

    高新区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内涵、模式、侧重点以及核心要素等的探讨上。虽然该领域研究成果较多,但多是应用对策设计,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过对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阐明现代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最新理论进展,以期为推进该领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支持。

    2013年06期 v.34;No.124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 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性质研究

    毕洁琳;刘玉勋;

    经理人股票期权契约的执行过程是企业与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之间发生的一种特殊的交易,交易双方买卖的是人力资本服务。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的本质是:企业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契约的权利是服务索取;企业的义务就是向经理人提供股票期权,即从授予日到给予日,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本质是负债;从给予日到执行日,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本质是所有者权益。

    2013年06期 v.34;No.124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马克思生产率理论与西方生产率理论比较研究

    杨衍江;

    国内外流行使用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的劳动生产率,流行使用的劳动生产率实际上只是劳动这一种生产投入要素的"单要素生产率"。当代西方经济理论所指的生产率是总劳动过程的效率,也不同于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率,这种定量的方法为生产率问题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方向。但是,目前,这种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3年06期 v.34;No.124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简讯

  • 第九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在肇庆市召开

    淮芳;

    <正>2013年11月1日—3日,第九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肇庆学院承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杭州佛学院、肇庆市哲学学会、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协办。本次会议有来自全国40多家单位共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收到参会论文40余篇。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贵州大学顺真教授主持。肇庆学院校长和飞教授,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广东省逻辑学会秘书长、中山大学熊明辉教授分别代表肇

    2013年06期 v.34;No.124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图书馆学与信息学研究

  • 嵌入式学科化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张曼青;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科用户,高校图书馆把学科服务嵌入到教学和科研。目前,面对人才选拔和使用处理不当、学科馆员工作能动性不强、对用户了解不够等方面的发展困境,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择机制、多途径培养学科馆员、建立长效的用户研究机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服务评价机制等措施。

    2013年06期 v.34;No.124 47-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率下降分析及对策

    钟倩;

    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阅读在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率不断下降。为应对这一现状,要提高纸质图书利用率,图书馆须加强设施和条件建设,针对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合理调整藏书结构,提高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另外,校方须大力推行研究性课题学习,制定相应读书制度,吸引更多大学生走进图书馆。

    2013年06期 v.34;No.124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 关于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思考

    尚铁英;

    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这是当下高校图书馆办馆宗旨指导下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坚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服务规约人性化,服务环境人性化,服务方式人性化等方面。

    2013年06期 v.34;No.124 54-5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教育学研究

  • 肇庆市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析

    吴娜;

    提升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对于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肇庆市农村青年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探讨了肇庆市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聘用制度、职业培训、绩效管理以及提供阶段指导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积极推进肇庆市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作策略。

    2013年06期 v.34;No.124 57-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学生网络评教过程与结果的优化——以肇庆学院为例

    王琳;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肇庆学院2010级1 000名学生网络评教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在网络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评价时间不当等不利因素,从而影响教学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通过调整评教时间、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改进评价结果数据分析方式和改善学生评教态度等,可实现网络教学评价过程与结果的优化,提高高校学生网络评教的可信度。

    2013年06期 v.34;No.12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定位营销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董业凤;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随着高校扩招而愈加严重,而大学生自身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引导大学生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职业规划成为解决就业难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自身必须充分重视大学期间职业的规划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基于定位营销思维制定职业规划,在清晰的求职市场定位的指导下,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能力,以便实现成功就业。

    2013年06期 v.34;No.124 65-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地方文化研究

  • 论粤剧龙母戏的创作

    王敏;

    龙母文化是西江流域的水神信仰,承传着民众对龙母信仰母慈子孝、感恩回报的伦理道德观。以龙母题材创作的粤剧龙母戏,代表作有湛江粤剧团的《悦城龙母》、肇庆粤剧团的《龙母传奇》和梧州粤剧团的《西江龙母》,表现了自然山水和道德情操美的高度统一,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愿望。作为一种地域性的历史和社会记忆,龙母戏传承了龙母传说的基本信息,为粤剧创作提供了主题、情节和人物重写的可能;同时,受到创作的时代氛围、文化语境的制约,体现了剧作的时代特色与审美追求,形成了粤剧龙母戏创作的独特价值。

    2013年06期 v.34;No.12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两广总督府驻肇庆史事三题

    刘利平;

    明清时期,两广总督府经历了一个变迁过程,其常驻地初在广西梧州,后移驻广东肇庆,终迁驻广州。总督府实际常驻肇庆的时间约为153年,迁驻肇庆的原因主要涉及嘉靖以后两广军事形势的变化、肇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历史及政治基础以及吴桂芳个人情感等因素。肇庆总督府衙的建置也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盛而衰的过程。

    2013年06期 v.34;No.124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语言研究

  • 汉英公示语的对比及等效翻译

    董莉荣;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语用习惯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有很大差异。将汉语公示语译成英语时,译者要遵循语用等效原则,树立跨文化意识,加强语言修养,培养敏锐的语感,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差异引起的信息障碍,以保障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2013年06期 v.34;No.124 81-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 析论情感的读者顺应

    陈昌奇;罗林;

    情感的读者顺应主要依赖言语活动来实现。在交际过程中可以根据语境的不同、考虑受众主客体因素灵活选择语言,达到交际双方心灵的交融,最终诱发读者/听众与作者的顺应与合作,并对读者顺应得当与否进行了论析。

    2013年06期 v.34;No.124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教学研究

  • 培养批判思维在英语课堂提问中的实现——基于小型语料库的研究

    谢满兰;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CT)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英语教学设计和课堂记录的语料库和案例分析发现,高中英语教师的问题类型以"what"和"how"所占比重最多,表明教师对培养学生搜索理解"信息"和"程序"方面的思维能力的偏爱;同时,教师提问的顺序设计有优有劣。其问题主要在于对学生CT的难易度的把握和排序上;教师提问的时机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

    2013年06期 v.34;No.124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漆画专业课程及实验室建设探析

    李小军;

    传统漆艺的传习教育及作坊制教育模式,虽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漆工培养机制,但满足不了现代漆画人才的培养需求。现代漆画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传承传统漆艺知识和艺术同游精神的基础上,对现代漆画专业课程及实验室建设进行探索:漆画专业课程建设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创作能力的培养,其实验室建设要追求规划的前瞻性和建设的全面性。

    2013年06期 v.34;No.12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 现代大学书院制研究

    和飞;

    <正>《肇庆学院学报》2013年第一期"现代大学书院制研究"专栏刊发了以肇庆学院书院制改革为研究对象的4篇理论研究成果,引起了校内外的关注。肇庆学院以书院制改革带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形成了"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管理模式,以非知识化路径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通过有引导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打造学生自主成长的文化平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保证了书院教育的长效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2013年06期 v.34;No.12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简介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简称"思政部")前身为肇庆学院社科部,2007年学校在原社科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思政部,作为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教学机构,负责全校本、专科生和成教学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思政部现有教职员工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7人,获得硕士学位教师10人,另有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们毕业于全国各地的重点大学,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着良好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教师们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向上,充满活力。

    2013年06期 v.34;No.124 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肇庆学院学报2013年第34卷总目次

    <正>~~

    2013年06期 v.34;No.124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