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

  • 计算社会科学的理论探索及发展前景

    丁孝智;

    计算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等现代科学和新兴技术手段与社会科学渗透、融合和创新的产物。在该学科诞生后的短短十年左右时间里,已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其缘起背景、理论探索、发展前景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示这一新兴学科及其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以求为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提供可能的支持和启迪。

    2021年04期 v.42;No.17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 新媒体环境下输入型伪信息阻断策略

    曾关秀;温志强;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外互动频繁而激烈,境外信息及网络舆情呈现诸多新动向、新变化,具体表现为信息来源复杂而隐秘、编造内容形成套路、演化形态突兀多变等新特点。对此,在查找和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分级奖惩传播者、增加信息透明度、规范媒体平台、增强受众免疫力及建立效应研判机制五个维度提出应对方案,以阻断境外伪信息的输入和传播,降低其带来的网络舆情风险。

    2021年04期 v.42;No.17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经济学研究

  • 肇庆高新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战略研究——基于金属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践

    盛妍艺;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更为紧迫,以"共生共赢"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我国一些高新区逐步形成。在深入考察肇庆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基础上,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分析了该园区金属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路径和措施,理论描绘了该园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解析框架,以期为国内高新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2021年04期 v.42;No.170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民生保障视域下菜市场的公益性定位及其实现

    周华;

    基于民生保障,菜市场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功能应当定位为公益性而非营利性。然而,实地调查研究与成本分析的结果却是:菜市场农副产品价格并不符合民生保障所要求的低廉,而推高产品价格的主要推手就是档口摊位的昂贵租金等交易费用,同时农产品流通环节也影响农副产品的价格。实现民生保障,则必须解决档口摊位的租金昂贵问题,优化流通环节。此外,燃气、自来水等民生方面都可以实现更多的公益性,继而可以提升中产阶层和贫困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021年04期 v.42;No.17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法学研究

  • 论我国证券先行赔付引入示范判决机制的制度化展开

    钟嘉瑶;

    2015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部门文件规定了先行赔付制度,实践中先行赔付方案的制定没有公权力的介入和监督,也没有经过司法程序确认;投资者和其他连带责任人都没有参与制定方案,导致方案确定的赔偿范围和赔偿标准遭受反对,影响赔付进度以及保荐机构向其他责任主体追偿。示范诉讼制度设立初衷符合先行赔付制度追求的效率目的,并且弥补后者在顶层设计的缺陷,增加先行赔付方案的权威性。在示范判决中构建中央代理人机制,赋予平行案件原告程序性权利,确定尽可能多的被告,明确示范案件裁判的效力扩张范围,避免限制当事人处分自由,有助于一体化解决先行赔付主体与投资者、其他责任主体的争议,从而真正实现先行赔付制度的立法目的。

    2021年04期 v.42;No.170 20-2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行政诉讼中滥用职权裁判标准的实证研究——以最高法院裁判文书为视角

    于中慧;

    滥用职权是行政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审查标准也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但立法的模糊、学说的多元以及滥用职权本身语义上的不明晰共同导致了实践中界定滥用职权审判标准的困境。在现有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最高院的审判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主观目的不正当"这一审查标准。并结合全国高院的实践判决,针对审判过程中出现的并用、该用不用以及扩大适用等问题,提出依靠原则性审查技术的适用鼓励法官大胆进行说理,及时规范指导案例以防止司法审查恣意。

    2021年04期 v.42;No.170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历史·哲学研究

  • 晚明山西绛州的西学译著与跨文化社群

    谭杰;

    晚明传教士高一志与韩霖、段衮等山西绛州地方士人形成了一个既本地化又国际化的跨文化社群,合作完成十余部西学译著。由于韩霖和其他奉教家族的人脉关系和金钱投入,这一译书事业罕见地获得了当地官府的大力支持,并在小学童蒙教育、"大学"教育和乡民教化三个方面深度参与地方教育事业。晚明绛州的译书活动,有赖高一志与本地士人组成的跨文化社群才得以成行;而这一跨度十余年的译书活动,又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这一跨文化社群,并大力推动了其融合中西的地方教育事业之发展。

    2021年04期 v.42;No.17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论牟宗三对《易传》的理解——以“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疏解为中心

    陈剑虹;

    牟宗三以亚里士多德之"动力因"与"目的因"对《乾·彖》进行分疏,以"终成原则"解说其中的"目的论"意涵,指明天命不已之创生必以万物性命之贞正为其归宿,进而于万物之"各正性命"中分疏出"存在之理"与"形构之理",前者担负存在论层面万物之"实有",后者由气之结聚担负物之结构与相状。此与近世以来重"生生"者迥然有别,后者重在"新新不已""故故不留"之刚健活泼的创造精神而于个体物之贞正不甚重视。依《易传》而言,近世之论者更重视易相中"变易"的一面,而牟宗三则更为看重"不易"的一面,并视之为儒家将宇宙领悟为"实有"的核心。

    2021年04期 v.42;No.170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语言学研究

  • 量词“门”称量炮的原因考证与认知分析

    李蓉;

    称量"炮"的量词众多,"门"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对于其称量炮的来源,目前主要有"炮口说"和"防盾说"两个观点。"炮口说"认为炮口是炮弹的进出口,发射时需要用炮口对准目标物,炮口最为突出,与"门"是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功能具有相似性,这种视觉上的刺激使人们选择量词"门"来称量。"防盾说"认为火炮构造中的防盾是板状的,看上去和门相似,于是人们用"门"称量火炮。这两种学说都不够严谨,不合逻辑或史实。基于考察分析,用量词"门"称量炮和铳始于明代,各种类型火炮和火铳的构造中都必须有火门这一区别于冷兵器的典型部分,且火门是实现其发射功能的入口,在转喻的认知机制下,部分指代整体,故而提出"火门说"。

    2021年04期 v.42;No.170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 语气副词“横竖”的语法化

    武远佳;

    "横竖"最早是一个反义并列短语,在六朝时共现充当谓语,表示空间上的横与竖。在韵律制约、句法位置改变、主观性逐渐增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横竖"在元代时被重新分析为语气副词,表达言者主观上认为不管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其认定的结果始终不变。随着使用频率不断上升,语气副词"横竖"在清代发展成熟。隐喻和心理组块是"横竖"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2021年04期 v.42;No.17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艺术研究

  • 中国手风琴艺术发展趋势初探

    姜大治;

    二十世纪初手风琴艺术传入中国,历经八九十年代的黄金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如今的"瓶颈"期。近百年来,手风琴对我国的音乐教育和大众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国内部分有代表性的手风琴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近15年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研究。

    2021年04期 v.42;No.170 60-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佛山剪纸艺术中的意蕴研究——以清代铜凿剪纸《万世师表》为例

    潘卓彤;

    佛山剪纸是我国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其传统的艺术形态蕴含着大量的佛山历史文化信息。佛山剪纸现处于亟待保护阶段,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背后的艺术意蕴,有助于佛山剪纸的传承与发展。结合田园调查以及文献梳理,以清代铜凿剪纸《万世师表》为例,深入研究佛山剪纸艺术中的儒家意蕴,进一步为还原其背后真实的造物意象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04期 v.42;No.170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教育·教学研究

  •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黄文专;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是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举措。目前,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基因的方式较为单一,融入的深度有待提高,课程教学联系实践有待完善。应多种教学方式并举,将红色基因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规划,进一步提升教师红色基因的素养,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红色基地现场教学中。

    2021年04期 v.42;No.170 68-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省市共建背景下地方院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唐丽丽;

    实验室建设是省市共建资金投入的主要方面,为更好地发挥省市共建专项资金投入效益、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通过对省市共建背景下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研究,跟踪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执行过程,并对如何实施与推进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进行了阐述,对最终实现提升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发挥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展望。

    2021年04期 v.42;No.170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 高校小提琴选修课程创新研究——以肇庆学院为例

    李瑄;

    肇庆学院教师因应教学任务需要,在不更动教务系统的前提下进行教学革新,调整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技巧,以质精量多为目标,提升小提琴教学的成效。文章从教学法的理论出发,归纳出"小课大课化"和"目标实用化"两个课堂结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技巧理论化""演奏动作体操化""教学碎片化"三个策略,以精简上课内容,节省大量的时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021年04期 v.42;No.17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信息技术在产出导向法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李静;李琨;

    产出导向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驱动场景设计缺乏真实性、促成及评价效率低、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尝试在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的外语课堂中导入信息技术,探讨技术工具的应用策略,为提升教学效率及促学效果提供新思路。

    2021年04期 v.42;No.170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图书馆学研究

  • 我国女性馆员研究可视化分析

    李进霞;

    文章以CNKI收录的女性馆员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软件为工具对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文献年代分布、核心作者及机构、论文期刊分布、高被引论文等方面分析女性馆员的研究现状、演化路径及研究热点,预判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看法。

    2021年04期 v.42;No.170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 基层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综述

    陈剑波;

    综合运用词频统计和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将从知网收集到的1208条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借助中国知网的指数分析、研究机构、文献来源、基金的分析对基层图书馆资源建设在我国目前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

    2021年04期 v.42;No.170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 张跃伟教授简介

    <正>张跃伟,辽宁锦州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构式语法等。近年来主要从事句式认知生成及句式认知翻译研究。在《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渤海大学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等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著3部;2016年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获得肇庆市2018—2019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21年04期 v.42;No.17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9K]
  • 过蛮洞

    宋之问;张琼;

    <正>~~

    2021年04期 v.42;No.170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