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忠荣;砚是我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古人有"四宝砚为首"之说。由砚派生出来的砚文化及其载体——历代砚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以来,便有文人、学者对砚进行研究,但这种研究往往侧重于对砚台自然属性(如产地、坑口、石质、石品)及实用属性(磨墨)的研究,而对与之相关的砚文献缺乏全面、深入的整理和总结,砚文献没有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发展脉络梳理不清,对其体例、特点尤其是缺陷认知不足,导致在砚文献的利用上出现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等现象,客观上影响了砚文化的发展。本文在大量搜索分散在历代文献中与砚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对各朝代砚文献的概况进行了归纳,基本理清了砚文献的历史发展脉络,并从分析其体例和内容入手,概括出历代砚文献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了历代砚文献中的缺陷,以为今后人们科学利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砚文献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40;No.157 8-1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