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环境科学

  • 肇庆宝月湖区域环境设计初探

    张爱芳;陈嘉晖;

    宝月湖区域环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其研究设计,有利于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整合旅游资源、保护文化遗址、提升及显示场所特征、传播宝月荷香特色.通过对宝月湖区域环境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该区域改造与设计的思路,总体设计贯穿"中国传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理念,从保护宝月文化带开始,对肇庆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和发扬光大,使肇庆市旅游可观、可赏、可游、可思的线路更连续,历史更厚重.

    2017年02期 v.38;No.144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基于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肇庆市岩前村为例

    余慧谍;陈丽晖;赖利明;徐呈祥;

    综合肇庆市岩前村的背景及现状,基于场所精神及广府文化的传承理念,采用广府粤剧、粤曲小调和鸡蛋花等多种本土元素对场地景观重新规划设计,利用戏台、戏曲广场、壁画等硬件设施,将岩前村独特的文化氛围加以烘托,创设一个色调、曲调、情调相融的景观空间.设计方案以"岩前小调"为主题,包括游览线路、建筑功能、特色景观、细部小品等设计,目的是将岩前村建成体现传统文化特点的特色景观.

    2017年02期 v.38;No.144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0K]
  • 浅析风景园林理论在大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连梦怡;张爱芳;

    通过实地考察大观公园并查阅大观楼历史人文相关资料,结合风景园林理论对大观公园进行了空间分析、导游线风景视线分析,同时对大观公园经典景点大观楼及其周边景点进行了园林艺术构图分析,总结出各景点间的构图关系.对大观公园理水手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大观公园近华浦和西园采用现有的理水手法的原因.总结大观公园的景观特征,对改善古典园林区游览线路以及营造生态景观以保护净化滇池水质方面提出了建议.

    2017年02期 v.38;No.144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化学科学·生命科学

  • 番石榴味低糖低脂曲奇饼的研制

    刘钊;张少芳;陈炳彬;陈依航;

    以低糖低脂曲奇饼的配方为基础研究制作番石榴风味的曲奇饼,以番石榴粉、榴莲粉、脱脂牛奶的添加量以及焙烤时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及感官评定法,确定制作番石榴味低糖低脂曲奇饼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面粉100 g、白砂糖15 g、黄油48 g、油脂替代物12 g、蔗糖替代物7 g、番石榴粉6 g、榴莲粉2 g、脱脂牛奶8 m L、底火150℃、面火210℃、焙烤时间16 min时制得的曲奇饼干质量最佳.

    2017年02期 v.38;No.144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结构方程模型在评价高校通识课中的应用

    王赵志;谢国忠;梁绍佳;邓双娇;

    为研究探索真实可靠的通识课程评价方法,从学生对通识课满意度入手,建立学生对通识课评价的研究假设模型.将通识课评价因素分为预期教学效果、感知课程质量、感知课堂效果、感知学习收获、满意度和忠诚度6个潜在变量,17个可观测变量,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信度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总体上模型的拟合度较好,6个研究假设都得到支持.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高校通识课教学效果的建议.

    2017年02期 v.38;No.144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体育科学

  • 长三角区域经济视阈下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潜力及升级策略

    杨宝雷;李叶;张军;陈诚;汪上;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产业规模巨大;长三角城市居民旅游消费能力强,对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认知度较高等;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存在产业定位缺失、产品关联效应不强、附加值低和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定位、优化产品布局、提升体育旅游产品附加值等产业升级策略.

    2017年02期 v.38;No.144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 感觉统合失调及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现状

    王梦花;杨丽华;温朋飞;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阅读、逻辑推理等方法梳理了有关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成果,通过阐述感觉统合和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概念,归纳出感觉统合失调的机理、主要表现及原因,总结了感觉统合训练的机理及其应用现状.针对当前感觉统合失调和感觉统合训练研究中的不足提出新的研究展望,以期充实感觉统合训练理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和训练实践.

    2017年02期 v.38;No.144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太极拳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大学生为例

    黄靖海;蔡慧思;欧嘉雯;李炳全;

    为了解太极拳对女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照实验,对18名女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太极拳形体化训练实证研究.实验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志愿者进行总体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总体幸福感总分数上显著高于全国女性常模;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幸福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也在不断的提高;2)太极拳的形体化训练促进女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的提高.

    2017年02期 v.38;No.144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论转型发展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

    黄思敏;刘刚;

    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对我国转型发展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析,认为转型发展高校要在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为着眼点,从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构建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来契合新时期高素质、高水平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2017年02期 v.38;No.144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运动员个体竞赛目标“量”的视角下的800m训练新理念

    李栋;

    我国男子800 m训练中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执行存在以下问题:1)对800 m专项比赛中"质"?——步长与个体竞赛目标"量"的关系存在认识偏差;2)对100 m专项速度和400 m专项耐力速度的忽视;3)对"大强度、大运动量"与个体竞赛目标"量"的存在错误理解;4)对600 m个体竞赛目标"量"的训练的忽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实战"为原则、以运动员个体竞赛目标"量"为设计标准的800 m训练新理念:1)依据800 m项目步长即"质"的本质特征,提高跑步的经济性;2)以提高800 m青少年运动员的短跑成绩为个体竞赛目标"量"来实现有效负荷的"质与量";3)800 m有效负荷强度训练要依据运动员个体竞赛目标设计;4)以800 m运动员个体竞赛目标的"实战"为标准,建立600 m个体竞赛目标指标.

    2017年02期 v.38;No.144 80-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全民健身项目推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肇庆市排舞运动推广为个案

    孙林;

    在总结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构建全民健身项目推广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1个1级指标、4个2级指标及15个3级指标,确定了指标权重,并以广东省肇庆市排舞推广为个案对指标权重进行验证、对推广效果进行测评.认为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提出了促进全民健身项目推广的对策.

    2017年02期 v.38;No.144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从有效教学视角探索高校大学生篮球选项课改革——以肇庆学院为例

    侯忠仁;廖理连;

    课题组以有效教学理念为依据,对篮球选项课进行了改革.课程设计首先以满足大学生篮球兴趣为前提,其次以单元模块教学模式设计增加不同层次体能素质的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师按照大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教学.经过1个学年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单元模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的篮球技能和体能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2017年02期 v.38;No.144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合作教学法对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叶欣;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50名广东工业大学网球初级班学员为实验对象,对实验对象实施合作教学法并验证其有效性.结果显示:在经过2个月的教学后,2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合作教学法对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能体现该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优势.

    2017年02期 v.38;No.14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征稿简则

    <正>1.《肇庆学院学报》是肇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文、理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单月月末出版(1、3、4、6期为文科;2、5期为理科)。2.本刊涉及的社会科学学科有: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音乐、美术及图书情报等;自然科学则涵盖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学、电子工程学、化学与化工、生物学、体育学等学科门类。

    2017年02期 v.38;No.14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本刊声明

    <正>1.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本刊的数字化复制权、数字化汇编权、数字化制品形式(包括光盘、互联网)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与纸质期刊相一致的数字化版式设计等著作权。该公司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由本刊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编辑部上述声明。

    2017年02期 v.38;No.144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