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玉雯;朱智伟;
本文研究自相似集E的顶点的上、下球密度计算问题,其中E是由作用于闭区间[0,1]上的3个压缩比为1/6的相似压缩函数生成.通过在区间[0,1]上引入一个以E为支撑的自相似测度,然后利用该自相似测度定义某点处的上、下球密度.结合E的自相似结构,将上、下球密度的计算问题转变成计算闭区间[1/6,1]上密度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从而得到集合E上各顶点的上、下球密度的精确值.
2017年02期 v.38;No.14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梁彩霞;
如果对于G中任意和V|(G)|有相同奇偶性的独立集I,G-I有完美匹配,则称图G是ID-因子临界图,给出了3-正则的ID-因子临界图的刻画.
2017年02期 v.38;No.144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 刘中柱;
令图G是具有n个顶点、直径为d的简单连通图.本文根据Ore的方法,给出了G的第1类Zagreb指数的上界,并刻画了极图.
2017年02期 v.38;No.14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夏艳;
对仅含风险资产且存在交易费用的均值-绝对偏差资本市场,给出了最优投资组合的求解方法,并导出了一个简洁易用的计算均衡价格的公式.
2017年02期 v.38;No.14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邹小林;秦书南;
本文采用度信息和引力模型分析了高铁对西江流域和绥江流域经济的影响.该方法将高铁沿线城市映射为带权无向图,采用引力模型构造权函数,作为城市节点之间的相似度函数;接着计算每个城市节点的度值变化;最后分别计算2个流域的城市度值变化和.结果显示:高铁对肇庆市绥江流域的经济影响更大.
2017年02期 v.38;No.144 19-2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罗群;
利用左(右)连续函数及上(下)确界的定义,讨论了定义在区间[a,b]上的有界函数y=f(x)的左(右)连续性与M(x)=supa≤t≤xf(t),m(x)=infa≤t≤xf(t)左(右)连续性的关系.
2017年02期 v.38;No.144 26-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 张爱芳;陈嘉晖;
宝月湖区域环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其研究设计,有利于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整合旅游资源、保护文化遗址、提升及显示场所特征、传播宝月荷香特色.通过对宝月湖区域环境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该区域改造与设计的思路,总体设计贯穿"中国传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理念,从保护宝月文化带开始,对肇庆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和发扬光大,使肇庆市旅游可观、可赏、可游、可思的线路更连续,历史更厚重.
2017年02期 v.38;No.144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余慧谍;陈丽晖;赖利明;徐呈祥;
综合肇庆市岩前村的背景及现状,基于场所精神及广府文化的传承理念,采用广府粤剧、粤曲小调和鸡蛋花等多种本土元素对场地景观重新规划设计,利用戏台、戏曲广场、壁画等硬件设施,将岩前村独特的文化氛围加以烘托,创设一个色调、曲调、情调相融的景观空间.设计方案以"岩前小调"为主题,包括游览线路、建筑功能、特色景观、细部小品等设计,目的是将岩前村建成体现传统文化特点的特色景观.
2017年02期 v.38;No.144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0K] - 连梦怡;张爱芳;
通过实地考察大观公园并查阅大观楼历史人文相关资料,结合风景园林理论对大观公园进行了空间分析、导游线风景视线分析,同时对大观公园经典景点大观楼及其周边景点进行了园林艺术构图分析,总结出各景点间的构图关系.对大观公园理水手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大观公园近华浦和西园采用现有的理水手法的原因.总结大观公园的景观特征,对改善古典园林区游览线路以及营造生态景观以保护净化滇池水质方面提出了建议.
2017年02期 v.38;No.144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 杨宝雷;李叶;张军;陈诚;汪上;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产业规模巨大;长三角城市居民旅游消费能力强,对环巢湖体育旅游品牌认知度较高等;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环巢湖体育旅游产业存在产业定位缺失、产品关联效应不强、附加值低和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定位、优化产品布局、提升体育旅游产品附加值等产业升级策略.
2017年02期 v.38;No.144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 王梦花;杨丽华;温朋飞;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阅读、逻辑推理等方法梳理了有关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成果,通过阐述感觉统合和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概念,归纳出感觉统合失调的机理、主要表现及原因,总结了感觉统合训练的机理及其应用现状.针对当前感觉统合失调和感觉统合训练研究中的不足提出新的研究展望,以期充实感觉统合训练理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和训练实践.
2017年02期 v.38;No.144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黄靖海;蔡慧思;欧嘉雯;李炳全;
为了解太极拳对女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照实验,对18名女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太极拳形体化训练实证研究.实验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志愿者进行总体幸福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总体幸福感总分数上显著高于全国女性常模;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幸福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也在不断的提高;2)太极拳的形体化训练促进女大学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的提高.
2017年02期 v.38;No.144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黄思敏;刘刚;
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对我国转型发展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析,认为转型发展高校要在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为着眼点,从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构建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来契合新时期高素质、高水平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2017年02期 v.38;No.144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李栋;
我国男子800 m训练中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执行存在以下问题:1)对800 m专项比赛中"质"?——步长与个体竞赛目标"量"的关系存在认识偏差;2)对100 m专项速度和400 m专项耐力速度的忽视;3)对"大强度、大运动量"与个体竞赛目标"量"的存在错误理解;4)对600 m个体竞赛目标"量"的训练的忽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实战"为原则、以运动员个体竞赛目标"量"为设计标准的800 m训练新理念:1)依据800 m项目步长即"质"的本质特征,提高跑步的经济性;2)以提高800 m青少年运动员的短跑成绩为个体竞赛目标"量"来实现有效负荷的"质与量";3)800 m有效负荷强度训练要依据运动员个体竞赛目标设计;4)以800 m运动员个体竞赛目标的"实战"为标准,建立600 m个体竞赛目标指标.
2017年02期 v.38;No.144 80-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孙林;
在总结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构建全民健身项目推广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1个1级指标、4个2级指标及15个3级指标,确定了指标权重,并以广东省肇庆市排舞推广为个案对指标权重进行验证、对推广效果进行测评.认为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提出了促进全民健身项目推广的对策.
2017年02期 v.38;No.144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 侯忠仁;廖理连;
课题组以有效教学理念为依据,对篮球选项课进行了改革.课程设计首先以满足大学生篮球兴趣为前提,其次以单元模块教学模式设计增加不同层次体能素质的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师按照大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教学.经过1个学年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单元模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的篮球技能和体能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2017年02期 v.38;No.144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叶欣;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50名广东工业大学网球初级班学员为实验对象,对实验对象实施合作教学法并验证其有效性.结果显示:在经过2个月的教学后,2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合作教学法对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能体现该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优势.
2017年02期 v.38;No.14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