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业春;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提质增效,是为了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其支撑和服务能力,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服务。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升级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转型发展所应遵循的理性、特性和韧性。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时代需要出发,以肇庆学院转型发展为例,提出地方高校转型升级的策略以及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根本性转变。
2024年01期 v.45;No.185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 陈锡坚;
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有先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研究粤台高校交流合作。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具有普遍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征,揭示了粤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现状;其次,把握国家对台政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比较优势助力粤台高校交流合作;最后,推进粤台高校交流合作的发展愿景,着重从粤台高校的平台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交流合作、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产教融合等方面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着眼未来,为粤台两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24年01期 v.45;No.185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 夏泉源;赖沛东;
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学习投入、课程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是影响公费定向师范生教育政策效果落地的关键。研究以肇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课程评价为控制变量,调查其对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课程满意度对定向公费师范生的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的影响显著,同时课程满意度对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所起的中介效应与年级、课程相关。研究建议,要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公共课与专业课课程比例,适度加大理论课内的实践操作环节;加强大一、大二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职业认同教育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策略。
2024年01期 v.45;No.185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 张驰;杨帆;
在大思政背景下,随着高等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发展,高校宿舍已成为课堂之外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以宿舍为阵地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分析了大思政背景下以宿舍为阵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大思政背景下以宿舍为阵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的主要途径。
2024年01期 v.45;No.185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兰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落实教育部对高等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以肇庆地区舞蹈类非遗为抓手,以本地高校的专业教育和文化传承双重职能为契机,深入探讨其结构功能,分析其耦合关系,探索具有地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耦合模式,旨在为各地舞蹈专业教育与非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依据,共同促进深刻变革,发挥领域间的有效耦合效应,激活其发展潜力。
2024年01期 v.45;No.185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王安大川;
探索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学生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工具包括身体活动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心理健康量表。结果发现:(1)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基本心理需要(β=0.53, p<0.01)及心理健康(β=0.13, p<0.01)呈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β=0.35, p<0.01)。(2)基本心理需要在大学生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95%CI:0.14,0.24),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41.94%和58.06%。结论是:(1)大学生身体活动、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间呈两两显著正相关,且大学生身体活动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2)基本心理需要在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起显著的中介效应。
2024年01期 v.45;No.18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